河北省英烈纪念园
河北省英烈纪念园2018年夏装、秋装采购项目招标公告(05-07) 河北省英烈纪念园英烈史料征集启事(03-14) 河北省英烈纪念园管理处造价咨询机构入围项目中选公示(03-01)

当前位置:主页 > 红色博览 >

当代“白求恩式的好军医”——张 笋

时间:2018-09-10 08:50来源:选自《他们在这里长眠》 作者:河北省英烈纪念园 点击: 字体: [ ]

      张笋,女,汉族,河北省辛集市人,1972 年 1 月出生,1993 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同年 9 月考入西安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6 年 9 月参军入伍,成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一名军医,1997 年 12 月入党,2001 年 12 月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06 年 9 月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2006 年 12 月— 2007 年 8 月,赴利比里亚维和,2009 年 6 月,参加 " 和平天使— 2009" 中国 . 加蓬人道主义医疗联合救援行动。2014 年 6 月 4 日因脑部胶质瘤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病逝,年仅 42 岁。

      张笋病逝前系原北京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入伍 18 年来,张笋始终以白求恩精神作为职业操守的最高追求,视使命重于生命,爱患者胜于自己,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军人和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她荣立一等功 1 次,三等功 2 次,获联合国和平荣誉一级勋章、中国医师奖,曾被评为全军 " 爱军精武标兵 "、原北京军区 " 巾帼建功先进女军人 ",河北省 " 白求恩式医药卫生工作者 "、" 三八红旗手标兵 ",河北十大新闻人物、石家庄市感动省城十大人物,受到过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2014 年 " 感动中国 " 十大新闻人物票选第 4 名,获 5331224 票(张笋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天资聪颖 自立坚强 英模故事伴随成长

      张笋 1972 年 1 月 20 日出生于河北省辛集市一个军人家庭。她出生时早产,仅有不到 3 斤,包括父母在内的许多人对她能否成活失去信心,在姥姥的强烈坚持和精心呵护下,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父亲张旭耀参军后在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大队万寿山中队任消防员,多年的军旅生涯使他养成了 " 听党指挥,热爱祖国,献身国防、纪律严明 " 等优良作风。母亲穆杏品是辛集市中里厢公社卫生院的一名医生,为人热心善良,对待患者如同亲人,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在乡亲间有着极好的口碑。夫妻二人两地分居,忙于自己的事业,所以,幼年的张笋主要是跟着姥姥姥爷长大。

      姥爷穆颖是当地有名的 " 文化人 ",号称辛集市 " 四大才子 " 之一。他早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儒学教养深厚,先后在县委宣传部、石家庄日报工作,曾担任公社党委书记,烟草局副局长等职。为人正直,从政清廉,没沾过公家一分钱便宜。他常常教育子女,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爸爸说:" 干什么要有干什么的样。" 妈妈说:" 吃亏让人,积极向上。" 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张笋幼年便深受良好家风家教的熏陶。

      张笋从小天资聪颖,乖巧懂事。在她四五岁时和爸爸在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爸爸有时工作忙要去开会,出门前让小张笋一个人在家学习写数字 "1、2、3、4……",开会回来只见她坐在小凳子上还在认真地写,已经写满好几页。大人让她背诵《毛主席语录》,总是张口就来,一字不差,赢得大家不住地夸赞。1978 年,年仅 6 岁上就入读中里厢村小学,直接上了二年级。

      幼年的张笋还非常地自立和坚强,这可能是爸爸妈妈有意或无意间培养出的她的另一个性格特点。年仅 4 岁时,家人将她一个人送上长途汽车,她就敢去北京找爸爸。上小学后因为妈妈工作繁忙,她就学着自己洗衣服和做饭。还在小学时,有一次只有她和弟弟在家,她在做饭切红薯时不小心切破了手,鲜血淋漓,弟弟吓得大哭,要跑着去地里叫大人,张笋怕大人担心坚决不让弟弟去。她咬牙忍着剧痛自己找来一块布条将伤口裹住,继续炒菜做饭。

      张笋自幼就非常崇拜爸爸妈妈和姥爷。作为军人的爸爸从小到大给她讲过许多英模故事,这些英模人物的英雄壮举,陪伴她成长,激励她成才。1982 年她进入天宫营中学读初中后,在教材上学习了毛主席《纪念白求恩》一文,从此,白求恩 "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 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在她少年的心田里播下了种子," 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女兵,让自己的青春在军营里闪光。"" 要做一个新时代的白求恩 " 的梦想开始生根发芽。

      1985 年,张笋升入辛集市旧城中学读高中。在学校,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助人为乐,品学兼优,深得老师和同学喜欢。

      1988 年,年仅 16 岁的张笋参加高考取得了辛集市旧城中学应届生最高分的优异成绩。第一志愿,她毫无犹豫地报考了军校,但因军校女生招生指标有限,遗憾地与军营擦肩而过。最后被地方医科大学——河北医学院录取。

      从军报国 献身国防 " 我要尽力报答党恩 "

       大学生活为张笋揭开了人生新的一页。在河北医学院大学五年,她遵循 " 明德博学行方智园 " 的校训,求知若渴,精勤不倦。1993 年又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西安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师从唐敬师教授,她的师爷是我国著名的神经生理专家侯宗廉先生,是从美国归国的第一批医学博士。

     读研期间,她从导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尖端的专业知识,更有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品质——耐心、严谨、客观、尊重事实。张笋在这里迅速成长,3 年时间发表 4 篇 SCI 国际性论文,成为唐敬师教授最得意的门生之一。

     1996 年,张笋以优异成绩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摆在她面前的有前景广阔的多种选择:惜才爱才的导师特许她攻读博士;母校挽留她留校任教;多所地方大医院也以优厚待遇邀请她加盟 ……

      但这时,她听到了一个更令她振奋的消息:部队招收大学生光荣入伍!" 太好了!去参军!" 多年的夙愿近在眼前,张笋毅然选择了投笔从戎,献身国防医学事业。经过层层考核,张笋被特招进入北京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成为一名军医。" 我记得很清楚,张笋是第一个报名的,她的素质很全面,成绩很突出。我们就想要这样的学生。" 当时去西安考察学生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冯连元后来回忆说。

      当年在山西大同市陆军 28 集团军军部驻地,张笋曾在北京军区入伍大学生训练大队射击成绩第一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是一所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由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诺尔曼 · 白求恩亲手创建并以他名字命名的军队医院,是白求恩精神的发祥地。走进军营,走进和平医院,一种神圣感在张笋心中升腾。参观医院的白求恩纪念馆,融入医院的学习生活,她对 "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 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极端负责、极端热忱 ",医院的每个角落都渗透着白求恩精神的灵魂;" 全心全意、精益求精 ",做白求恩式的好医生,全院人员都在为此不懈奋斗。这样的环境,怎能不催人奋进?从此,她以自己的精神导师白求恩为榜样,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军地患者送去健康,沐浴着白求恩精神不断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

      同年,张笋与同乡、大学同学马克强结婚。

      2000 年,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宝贝女儿出生。

      2001 底,张笋被组织选派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进行为期 3 年的博士后研究。这里是白求恩曾经学习过的地方,在这里张笋既学习先进医术,也接受了思想的洗礼。校园里有一尊白求恩塑像,她每天走过这里都要抬头仰望,心中充满着敬仰和力量。她在日记中写道:" 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生命。支撑她的力量就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 她还专程驱车 100 多公里到白求恩的故乡,拜谒纪念这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在留言簿上郑重地写下:" 我是白求恩的中国战友!"

      2003 年,国内爆发非典疫情。张笋得知医院组建医疗小分队的消息后,3 次通过邮件向党组织递交《请战书》,请求回国抗击疫情。2004 年,张笋完成学业,导师极力挽留她留下来给她做助手,一些知名医院盛情向她抛出橄榄枝,她身边一些熟悉的留学人员也纷纷劝她留在国外发展。面对考验,张笋首先想到的是党的利益和组织的需要。她说:" 医学无国界,医生有国籍。党给了我一切,我的根在中国,祖国需要我。"

      从军行医的 18 年,是张笋追逐共产主义理想、与白求恩同行的 18 年,是她精忠报国、一心向党的 18 年。2013 年 6 月 13 日,正在进行脑部胶质瘤手术后化疗期间的张笋向组织递交了一封信,她在信中说:" 我知道自己的生命无多,自感奉献太少,社会各界的馈赠太多,为此,我想捐出 1.1 万元钱作为特殊党费,一半捐给看不起病的贫困患者,一半捐给考入大学的优秀贫困生 ……"7 月 17 日,她将 " 特殊党费 " 分别捐赠给了两名贫困学子和 3 位家境贫寒的患者,表达了自己对党一心一意的忠贞信念。她说:" 党组织出钱培养了我,出钱给我治病,给予我的太多了,我也要尽力报答党恩,回馈社会。"

     2014 年 5 月 28 日,张笋生命危急,她在入院后的第一件事,是在河北省红十字会志愿捐赠登记表上签字,志愿捐出双肾和肝脏。这是早在 2013 年 12 月,她向党组织递交的《思想汇报》:在生命走到尽头时捐献有用的器官,为医学为患者做最后的贡献!2014 年 6 月 4 日,她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愿望——器官捐献。她的肝脏和双肾将分别捐给 3 名急需救治的患者,让他们重获新生!

    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维和战场播撒大爱

      建功沙场,是军人最大的荣光。张笋曾在日记中写道:" 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军人,只要祖国需要,我会义无反顾奔赴沙场。"2016 年底,医院奉命组建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张笋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维和一线是距离战争最近的地方,错过了走向战场的机会,也许就会错过一辈子。12 月,作为中国第 5 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的骨干队员,远赴利比里亚参加维和。

      在战乱未息、气候炎热、疾病肆虐的利比里亚,张笋以过硬的作风、负责的态度和精湛的医术,和战友们为多个国家的维和官兵和军事观察员解除病痛。她多次跟随医疗小组深入原始村落调查疫情,诊治患者。一次,在距离部队驻地 15 公里一个叫麦芽村的地方发生严重疫情:当地许多老人、儿童脚趾溃烂,蛆虫蠕动,被当地人称之为 " 怪病 "。这个疫情防控任务最后交给了中国医疗分队。医疗分队抽组专家成立救治小组,因为张笋是内科医生,一开始没有考虑她。但张笋以自己外语口语好、便于与当地民众交流为由,说服队领导,如愿加入了救治小组。当晚,她拨通了加拿大导师的越洋电话,咨询求助,最终揭开了怪病之谜,确认是潜蚤病。随后,张笋和救治小组成员先后 6 次到麦芽村,白天诊疗病情、防疫消杀,常常汗流满面、浸透衣衫,晚上分析疫情,准备宣教资料,常常通宵达旦。1 个多月后,疫情得到了遏制,30 多名患者全部康复。赢得了当地民众和联利团的高度评价。

      2007 年 4 月 12 日凌晨 3 点半(当地时间),维和驻地一家当地医院电话求救:请求为一名重症宫外孕患者实施急诊手术。凌晨出诊,极不安全。张笋说:" 这是人家对中国军医的信任,让我去吧!只要能救回病人的命,就是冒点险也值得。" 半小时后,张笋带领 3 名医护人员赶到医院,并且带头输血进行抢救,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4 月 15 日,这个医院又有一名孕妇分娩时间过长,造成胎儿缺氧,大人孩子随时有生命危险,张笋再一次冒着风险与外科医生前往帮助接生,成功为孕妇进行了剖腹产。为表达对中国军人的感谢,孕妇家人当场为孩子取名 " 中利 "。利比里亚总统得知中国军医献血救民的事迹后,专门向中国维和医疗分队表达谢意。

     维和期间,张笋和战友们共接诊患者 8400 余人次,治疗护理各类烈性传染病患者 1000 余人,无一死亡,医护人员无一感染,创造了中国维和历史上的多项第一。张笋也因此获得联合国和平荣誉一级勋章。

      2009 年 6 月,张笋再次远征,参加了 " 和平天使— 2009" 中国 · 加蓬人道主义医疗联合救援行动。她和队员们零距离接触艾滋病、埃博拉病等恶性传染病,救治当地群众,开展卫生宣教,受到了加蓬总统的高度赞誉,从而被称为 " 来自中国的白求恩 "。

      对技术精益求精 让 160 余位疑难杂症患者摆脱病痛

      对工作精益求精是白求恩留下来的精神财富,这也是张笋入伍以来一直追求的工作标准。这种精神体现在她对神经病学科的刻苦钻研和对患者的极端负责上。

      神经病学科出现疑难病种的几率大,一些疾病查不清机理原因、找不到病例文献依据,只能边探索边治疗。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尽早让每一名患者康复,张笋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医学的盲区,攀登学术科研高峰。

      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张笋是大家公认的上班最早、下班最晚的医生,她还坚持周末出诊,因为她认为周末病人多、锻炼最大。她白天正常出诊、查房,晚上加班学习业务,查阅资料,研究病例,掌握医学前沿知识,了解最新信息。她的爱人马克强说,有了孩子以后,她都是每天晚上 9 点上床哄孩子睡着以后,再穿上衣服起来继续看书学习,常常 12 点以后才休息。即使在做完手术化疗期间,张笋还坚持上 " 疑难杂症网 ",补回因手术耽误的学习内容。18 年来,她先后在《神经生理》、《神经科学》等国际知名神经学科杂志上发表 SCI 论文 8 篇,2 次受邀在世界神经科学大会上作主题发言,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 8 项,成为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是河北省在该领域最年轻的青年专家。同时还担任河北省神经免疫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学会河北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癫痫学会河北分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有位女医生很神奇,别人看不好的病,她手到病除!"

      在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找她看过病的人这么说,没找她看过病的人听别人这么传。

      老百姓传说中的 " 神奇医生 " 就是张笋。

      2010 年秋天," 怪病 " 打乱了衡水市农民王冬菊原本平静的生活。她的四肢突然出现持续性抖动、脑袋不由自主地晃动。到多家医院求治,医生的诊断都是脑血栓后遗症,住院治疗也不见好转。

      在别人推荐下,王冬菊和家人抱着一丝希望来到和平医院找到了张笋。

      仔细检查后,张笋发现患者没有高血压,也没有糖尿病,不像是脑血栓后遗症,判断很可能是帕金森病。随后的辅助检查结果证实了她的判断。

      病因找到,对应治疗随即跟进。一周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一个疗程后,王冬菊办理了出院手续。之后,她不仅能自己端碗吃饭,还能骑自行车代步。于是,她逢人便说:" 是和平医院张笋主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像王冬菊一样,许多患者都把张笋当做生命的希望,慕名而来,满意而归。

      患者李淑玲因为剧烈头痛并伴随持续性呕吐,去几家医院检查都检查不出病因,后来经人介绍来到和平医院找到张笋就医。张笋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很快确诊其得的是颅静脉窦血栓,随后为其成功手术,解除了她的痛苦。

      " 如果不是张主任医术高超,诊断准确,我不敢想象结果会咋样!" 出院后李淑玲多次对人说起。

      从医 18 年来,张笋以精湛的医术先后帮助 160 多名疑难杂症患者摆脱了痛苦。

      对人民对病人极端热忱 53 个红手印见证高尚医德

     在张笋的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抄录着白求恩大夫的一句话:" 医生只有一个责任,就是使我们的病人快乐,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恢复快乐。" 同样的,在她的案头还压着一张字条:" 作为医生,技术很重要,但良心更重要。"

      这是张笋用来提醒和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 军医肩负着党员、军人和医生的多重身份,每天和病人打交道,人民群众可以从每个军医身上看到党的形象,军队的形象。" 多年的从医经历,让张笋不断提醒和告诫自己,要作为党增光的得分手。

      从医 18 年来,张笋没收过一次红包,没受过一次投诉,没出现过一次差错,在医院和患者中留下了 " 随叫随到 "、" 微笑天使 " 的美名。

      在她眼里,病人没有身份地位、贫富差距的不同。只要是病人,她都同等热情对待,精心治疗。2012 年 12 月的一天,张笋刚要下班,120 送来一位满身污垢的流浪老人,说话含糊不清,走路摇晃,初诊为偏瘫。有人建议送救助站,张笋说:" 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 对病人付出多少爱,但至少要有一些同情心。" 她自己掏出 1000 块钱,为患者垫付了住院押金。患者病情稍好,她和护士一起帮老人擦身子、剪头发、刮胡子,换上干净的内衣内裤。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经常拉在尿在床上,一天要换号几条床单,张笋像家人一样帮老人擦身体、撤床单、换被褥。老人住院治疗期间,她天天到床头看望 ……

      张笋心里时刻装着病人,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生活很不容易,我们治疗病人,就等于要将他们一个个地背过河去。" 张笋经常这样告诉科里的同事。来自河北农村的 5 岁小女孩林芳,患了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她的父母不识字,不清楚就医流程,甚至连电梯都不会用,张笋就抱着小林芳跑上跑下,做了五六个检查,接着又联系病房,办理住院手续,再亲自做手术,并且手术后又守了孩子整整一夜。新疆的患者李金花被别的医院告知最多能活 1 年,经人介绍找到张笋,由于口音太重给问诊带来很大麻烦,张笋就把问题一一写在纸上,一边说一边比画,一次问诊就花费了半天时间,不厌其烦。经张笋治愈后,李金花多年来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提及自己看病经历,李金花激动地说:" 我得了这种病是不幸的,幸运的是我碰到了张笋这样的好医生!"

      送礼不要,红包不收,请吃不到,这是张笋给自己立下的铁规矩。护士长崔欣说:" 有时病人丢下红包就走,她就让我去退还,或者交给住院处抵押住院费。"

      2012 年 6 月 24 日,厄运毫无征兆地突然袭来,足足两分钟,张笋说不出话来,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

      2012 年 12 月 4 日,她被北京 301 医院确诊为脑胶质瘤。

      得知病情,亲友、同事们惊呆了。张笋却坚强地照常上班、坐诊、查房,巡视患者。

     面对绝症,她说:" 我从来不畏惧死亡,但我渴望生命,因为我的病人需要我!" 预定 2013 年 2 月 20 日做手术,17 日、18 日,她仍然正常上班;19 日上午,她才有条不紊地开始交接工作,向同事交代自己分管的 23 个病人;手术后的第 7 天,手术线刚拆,她就让丈夫去办出院,因为她不能看着自己占着一间病房,而有的患者在走廊里搭床;放化疗期间,她戴上假发照常坚持为病人诊疗。面对领导同事的劝说,她说:" 我的时间可能不多了,趁脑子还管用,身子还能动,再多治疗几个病人。"

       病魔侵蚀了她语言能力,却夺不走她天性中的善良温暖,夺不走她对患者深沉的爱,夺不走她对国家和人民军队的无限忠诚,夺不走她对社会始终如一的责任担当。

      听闻张笋身患绝症,张笋救治过的一个患者的家属河北无极县农民王茂林坐不住了,2013 年 7 月 3 日,他多方联系张笋曾经救治过的省内各地的 50 多名患者和家属,一起顶着 38 ℃的高温,来到了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来看望他们心中的好医生张笋。这些患者分别来自无极、辛集、冀州、保定等地,他们还带来了专门写给医院领导的《倡议书》。《倡议书》中他们写道:" 在我们心中,张医生是个好人、好医生,不仅医术好,医德更好,从不为己 ……",他们呼吁:" 我们都希望张医生在贵院的大力救治和关心下,早日恢复健康。不仅仅是我们需要这样的好医生,社会更需要这样的好医生。"《倡议书》上密密麻麻签满了 53 个人的名字,按有 53 个鲜红的手印,还有每个人的联系方式。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53 个鲜红的手印,就像 53 枚金灿灿的勋章,映照着张笋视患如亲的博爱情怀。

      张笋视患如亲的博爱情怀与她的善良天性是一脉相承的:丈夫马克强记得,1991 年冬天的一天,张笋还在河北医学院上学时,他们两人去街上遛弯,看到寒风中南方的一对年轻夫妇在街上摆混沌摊,无暇照顾幼小的女婴,就把孩子放在摊边的婴儿车里。张笋对马克强说:" 小孩子太可苦了,这么小就要出来受罪!" 说罢,偷偷地拿出 10 元钱放在了婴儿车上。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时,每次当地组织募捐活动,张笋都踊跃参加,十元、二十元(加元)地捐。

      张笋患病的消息传开后,人们纷纷到医院看望她。有的给她送来治疗疾病的偏方,有的送来了新鲜的玉米、鸡蛋、蜂蜜。退休干部张志激动地说:" 老百姓心中有杆秤,关键时候称出了一名好医生的分量!"

      如笋人生 永留大爱

      自 2013 年 7 月张笋的先进事迹经省内外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原北京军区联勤部、原北京军区先后做出《关于开展向张笋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河北省卫生厅联合做出《关于在全省卫生系统开展向张笋同志学习的决定》。

      2013 年 10 月 22 日," 张笋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 在河北会堂隆重举行,400 余名观众现场聆听感动。

      2013 年底,中央 9 家媒体集中宣传了张笋同志的事迹。

      2014 年 4 月 6 日,原北京军区通令给张笋同志记一等功。

      2014 年 6 月 4 日 18 时 14 分,当代 " 白求恩式的好军医 " 张笋同志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年仅 42 岁。

      6 月 5 日,在和平医院布置的灵堂里,社会各界人士共计 3000 余人怀着沉痛的心情吊唁、缅怀好医生张笋。

      6 月 6 日,张笋的战友、同事、老师、同学,被张笋救治过的患者、患者家属以及众多素昧平生的市民,自发聚集在和平医院花园路的两侧,夹道送别这位可敬可爱的白衣天使。

      总后卫生部发来唁电,对张笋同志的不幸逝世深表悲痛。

      " 张笋,安息吧!你到了天堂一定要好好休息。你是为病人累倒的,心里只想着别人,在生命的尽头,还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了病人,就是没想过自己。每年的 6 月 4 日,我们的老百姓都会为你祈祷、祝福!愿你在天堂好好的 ……" 追悼会上,患者代表赵美茹发言时几度哽咽。

      和平医院政委倪剑飞在悼词中说:" 张笋同志是一个信念坚定的人 …… 是一个医德高尚的人 …… 是一个医术精湛的人 …… 是一个忠诚使命的人 …… 是一个有益人民的人 …… 张笋同志的生命虽然短暂,但精神永存。"

      2015 年 1 月 4 日,原北京军区政委刘福连上将在出席 2014 年 " 新一代革命军人 " 颁奖晚会上评价张笋时说:" 张笋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永恒,军区官兵将永远记住这位白衣战士!"

      张笋同志的骨灰现安放于河北省双凤山英烈纪念园。

       2014 年 2 月,在张笋住院期间,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韩卫国 ( 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司令员、上将 ) 将军曾专程来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看望慰问了张笋,转达原北京军区党委的问候。他说,张笋是一名有着深情大爱的 " 白求恩式的好军医 ",她深爱军队、深爱祖国、深爱病人、深爱英雄、深爱职业、深爱人民、深爱官兵、深爱家人、深爱生命、深爱岗位,体现出张笋同志对党的忠诚、对民的热爱、对兵的深情、对家的爱意、对岗位的不舍。同时,张笋不仅是一名好医生,还是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好媳妇、好党员、好老师、好军人、好干部、好学生。张笋是新时期的白求恩传人,要在北京军区医疗系统深入开展向张笋学习的活动,把白求恩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

      张笋生前曾说,她最大的愿望是退休后参加无国界医生组织,去帮助世界各地需要医疗援助的人。

     一生要像白求恩那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就是张笋,一个人民的好军医、一个共产党员短暂而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她的如笋一生,永留大爱在人间。
------分隔线----------------------------